¨病原
牛流行熱病毒是一種彈狀病毒,也稱牛暫時熱病毒。
¨流行特點
u本病通過吸血昆蟲(蚊、蠓等)傳播,因此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多發生在吸血昆蟲比較活躍的季節。
u沒有證據表明牛流行熱病毒可以直接在自然界的動物之間傳播;病毒不會通過密切接觸、身體分泌物或氣溶膠飛沫傳播,然而,動物在實驗室可以通過靜脈接種少量的帶毒血液而感染。
u這種病毒似乎不會在精液中傳播,在肉中會迅速失活,沒有證據表明動物會成為攜帶者。
□易感動物
主要是奶牛和黃牛,水牛較少。3∽5歲牛多發,1∽2歲牛及6∽8歲牛次之,犢牛及9歲以上的牛少發。成年牛的臨床癥狀通常比小牛更嚴重;在6月齡以下的牛,有癥狀的感染很少見,即使它們沒有母源抗體。
¨消毒
人們認為牛流行熱病毒不會在動物之間直接傳播,也不會在環境中長時間存在。如果需要消毒,據報道這種病毒對消毒劑非常敏感,包括次氯酸鈉和脂類溶劑。
¨臨床癥狀
該病的臨床癥狀可分為三個階段:
u急性發熱期突然出現,病??赡軙霈F與發燒相關的癥狀,直腸溫度超過40℃;約50%的病例出現肌肉震顫;站立時,背部拱形,頭部低垂,多量流涎;呼吸困難并伴有鼻孔翕張;流淚,鼻流漿液或粘液性分泌物;進食和反芻停止;產奶量降低,尤其在奶牛更為明顯。
u在第二階段,一些動物出現頜下或眼眶周圍水腫,或頭部成片水腫;四肢中的一條或多條出現肌肉僵硬和跛行,關節可能會明顯腫脹,
跛行可以嚴重到類似于骨折或脫臼;嚴重病例可出現呼吸困難、肺氣腫;許多動物,特別是體況良好的奶牛和公牛長時間臥于地上,大多數動物俯臥于地,但在嚴重的病例,動物可能會變成側臥;有些動物暫時失去反射,不能起立;臥地的動物可能會發生脹氣,反芻停滯,或失去吞咽反射。這些臨床癥狀可能因嚴重的環境應激或強迫運動而加劇。
u在恢復期間,大多數發病動物恢復進食和飲水;動物也可能會倒臥,膘情良好較重的動物受影響最大;一些動物由于不斷掙扎造成肌肉損傷或脊髓損傷而會一直臥地不起;一般有1%左右的發病牛死亡或因為爬不起來而被淘汰,有時這個數字可能高達10%;一些恢復過來的動物會因脊髓損傷而出現蹣跚;懷孕的母??赡軙鳟a,這可能是高燒引起的,而非病毒本身具有這個特點;并發癥在大多數暴發中是不常見的,但可能包括暫時性或(很少)永久性癱瘓,以及步態障礙、吸入性肺炎、肺氣腫、乳腺炎和沿背部的皮下空氣積聚,其中許多并發癥可能是創傷或臥地不起所造成的結果。一部分公牛會因為高燒而暫時不育,持續三到六個月,永久性不育是罕見的,但可能發生。
死亡在大多數疫情暴發中并不常見,但可能發生在發熱或康復階段。在中國最近爆發的疫情中,一些病情嚴重的牛在發病6-12小時后死亡,這些病牛死前有呼吸困難的癥狀。繼發性并發癥,如肺炎、肺氣腫或創傷,被認為對死亡率的高低有顯著影響。
注:病毒感染引起的繼發性血鈣水平的急劇下降是導致神經麻痹相關癥狀的原因。
注:有研究認為,部分阻塞的氣道結合細支氣管的粘膜和肌肉部分壞死,有可能導致細支氣管和肺泡破裂??諝饪赡艿竭_肺的結締組織中隔和淋巴管,然后延伸到胸膜下到達縱隔,空氣從那里通過胸腔入口擴散到皮下組織。
◆視頻
¨病理變化
尸體檢查對于排除其他經常在相同條件下發生的急性發熱性疾病很重要,如蜱熱病。解剖發現,在心囊、胸腔和腹腔中要么出現少量富含纖維蛋白的液體,或者偶爾出現過量的粉紅色至血色液體,這是由胸膜、心包和腹膜表面的多發性漿膜炎引起的;肺水腫、肺小葉充血和肺不張可能是明顯的;在肺部、縱隔和皮下結締組織有時會發現氣腫性病變;
漿液纖維素性多發性滑膜炎(有不同數量的黃色到棕色,通常是膠樣液體),多發性關節炎,多發性肌腱炎和蜂窩織炎是常見的,即使是脊柱的滑膜表面也可能有纖維蛋白斑塊
¨治療原則
牛流行熱是很少的治療有效的病毒病之一。疾病過程的炎癥性質意味著它對抗炎藥物有反應,由于該病存在廣泛的關節病變,并且懷孕牛的流產主要是由于發熱造成的,而非病毒本身具有這個特點,可以使用氟尼辛葡甲胺連用3∽5天來控制炎癥發展,快速降燒并減輕肺部水腫和減少肺部的炎性滲出物。
在發熱過程中,輕癱或癱瘓對注射硼葡萄糖酸鈣的反應與產后癱瘓(乳熱病)相同,在這兩種綜合征中,血漿中鈣離子水平低誘導了癥狀的發生(據St-George等人的研究,炎癥對血漿鈣水平的繼發性影響(血鈣水平急劇降低)導致瘤胃遲緩和吞咽反射的喪失;嚴重感染后期的麻痹、心動過速和快速呼吸都可以通過注射硼葡萄糖酸鈣來逆轉)。早期治療比晚期更有效, 此外,如果抗炎治療過早中斷,暫時熱也會復發。
抗生素如頭孢類或氟苯尼考等可用于控制繼發感染;有時可以使用等滲液進行輸液,輸液過程中可以添加維生素C和復合維生素B,
良好的護理也有助于康復。 如有必要,應向臥地不起的動物提供水,食物和住所,但動物不應被迫站立或移動。 由于該病會損害吞咽反射,有吸入性肺炎的風險,強制喂食是不可取的。 側臥動物可以定期翻動,以防下肢失去血液循環(這會導致肌肉永久性損傷)。
¨參考文獻
Epidemiology and control of bovine ephemeral fever from Veterinary Research
Bovine ephemeral fever from Business Queensland
Bovine Ephemeral Fever from CFSPH
Bovine ephemeral fever epidemics in Kingdom Saudi Arabia
Ephemeral Fever Outbreak in a Dairy Herd in Adana Region